我写🥤可乐周报 👉 kele.me
什么是 Rush Limbaugh-type circles?
这是指那种以拉什·林博(美国节目主持人)为代表的保守派舆论圈子,喜欢用情绪化、对立的方式聊公共议题。他们不太在乎复杂的真相,更关心用简单、响亮的观点"赢得辩论"。讨论变成了比赛,谁更狠、谁更能煽动情绪,谁就赢。这种风格很容易把人困在回音室里,只听自己想听的声音。
via happy xiao
这是指那种以拉什·林博(美国节目主持人)为代表的保守派舆论圈子,喜欢用情绪化、对立的方式聊公共议题。他们不太在乎复杂的真相,更关心用简单、响亮的观点"赢得辩论"。讨论变成了比赛,谁更狠、谁更能煽动情绪,谁就赢。这种风格很容易把人困在回音室里,只听自己想听的声音。
via happy xiao
史蒂芬金关于从不记笔记:
“我开始任何事情的方法,是在晚上躺在床上准备入睡时,把它当作一个故事讲给自己听。我会一遍遍地对自己讲这个故事。然后在某个时刻,大概是九个月之后----因为事情就是这样的,就像一粒沙子,过段时间它就会变成珍珠。你只需要给它时间。如果最终没成,那就算了,但很多时候,它是会成的。
人们常问我:"你有没有写笔记?"我的回答是,我觉得写作笔记是把坏点子永远保存下来的最佳方式。而我心目中"好点子"的标准是:它会一直萦绕不去,挥之不去。对我来说,它就像是把面包屑倒进滤网里摇一摇,时间的流逝就是这个滤网。那些不重要的小东西会掉出去,消失掉,真正重要、真正有分量的内容会留下来。
我在1973年当高中老师时,就有了写《穹顶之下》的点子。但那个时候,这个点子对我来说太庞大了,我也太年轻,只写了二十多页就搁置了。在这本书开头,有一幕是土拨鼠被从天而降的穹顶切成两半的情节,那是我二十出头时写的,后来写书时完全凭记忆重现了它。好的内容会留下来。”
(我不认同,因为对我来说,记笔记非常有用)
via happy xiao
“我开始任何事情的方法,是在晚上躺在床上准备入睡时,把它当作一个故事讲给自己听。我会一遍遍地对自己讲这个故事。然后在某个时刻,大概是九个月之后----因为事情就是这样的,就像一粒沙子,过段时间它就会变成珍珠。你只需要给它时间。如果最终没成,那就算了,但很多时候,它是会成的。
人们常问我:"你有没有写笔记?"我的回答是,我觉得写作笔记是把坏点子永远保存下来的最佳方式。而我心目中"好点子"的标准是:它会一直萦绕不去,挥之不去。对我来说,它就像是把面包屑倒进滤网里摇一摇,时间的流逝就是这个滤网。那些不重要的小东西会掉出去,消失掉,真正重要、真正有分量的内容会留下来。
我在1973年当高中老师时,就有了写《穹顶之下》的点子。但那个时候,这个点子对我来说太庞大了,我也太年轻,只写了二十多页就搁置了。在这本书开头,有一幕是土拨鼠被从天而降的穹顶切成两半的情节,那是我二十出头时写的,后来写书时完全凭记忆重现了它。好的内容会留下来。”
(我不认同,因为对我来说,记笔记非常有用)
via happy xiao
歌德 ps500e 太毒了,用它听音乐,声音就像流水一样自然,每一种乐器和人声都清晰可闻却又不彼此干扰,能量感十足,哪怕开小音量,都能感受到每一种声音充沛饱满的能量。听完这只,真的不想再听别的耳机,我打算给这只 ps500e 命名为“答案”。
希望它的状态能好好的,一直陪我很多很多年。
(这只购于国外,目前国内全是假的)
via happy xiao
希望它的状态能好好的,一直陪我很多很多年。
(这只购于国外,目前国内全是假的)
via happy xiao
昨天躺床上胡思乱想,想到弟弟(5岁)经常做一些看起来很傻很没有意义的事情,比如把茶几上的玩具拿来叠叠乐,比如在我的世界里面,不断从高处摔下然后重生然后重复这个动作😓。
接下来我出现了灵光乍现的时刻。
我们成年人做的事情难道就“有意义”吗?每天像模像样地来上班有意义吗?阿谀奉承,戴着面具说些违心的话,有意义吗?斤斤计较,攒了票子买了房子,然后一眨眼就老了,有意义吗?
我们以为我们是理性的,成熟的大人,其实,这些大人所处的状态,所做的事情,和孩子没有区别。
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,孩子至少还不装模做样,自以为是。
via happy xiao
接下来我出现了灵光乍现的时刻。
我们成年人做的事情难道就“有意义”吗?每天像模像样地来上班有意义吗?阿谀奉承,戴着面具说些违心的话,有意义吗?斤斤计较,攒了票子买了房子,然后一眨眼就老了,有意义吗?
我们以为我们是理性的,成熟的大人,其实,这些大人所处的状态,所做的事情,和孩子没有区别。
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,孩子至少还不装模做样,自以为是。
via happy xiao
另一个超强的日本流行歌歌单,1176首,81小时55分钟,12,013人收藏!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playlist/6kvdS9sRpnUCvababzNOKS?si=59d10412c39d427d
via happy xiao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playlist/6kvdS9sRpnUCvababzNOKS?si=59d10412c39d427d
via happy xiao
2021年,是我最高产的年份。为了复现当年的节奏,我开始恢复当年的一些习惯。比如,我重新使用 Asana 来管理写作计划,比如,从上周开始,我又试着早起。
仅仅过了两天,我就发现,原来早起这件事,才是我个人效率系统里最关键的一环。由于早起的好处太多,我决定写下来,供你参考。
早起的好处
当你早起时,最直接的变化,是心态上的。首先,当你打破常规,在所有人都还熟睡时起床,你知道你在做一件特殊的事情,一件常人不愿意去做的困难的事情。当你牺牲自己的睡眠,离开温暖的被窝,在太阳出现之前就已投入工作,你知道你的人生正在步入正规,你从消极的生活,进入到积极的生活。其次,当你在一天开始之前,已经完成大量的工作,接下来的时间里,你会以胜利者的姿态来面对。所以,哪怕早起最终不能立即让你实现什么愿望,它带来的心态上的好处,也是立竿见影的。
早起的第二个好处,是时间上的。
Read more
via 可乐周报 (author: happy xiao)
我知道每个大项目都有一些比其他部分更无趣的事情;所以我能够度过那些乏味的时光,扫地或其他任何需要做的事情。我只是去做,完成它,而不是浪费时间想办法如何不去做。 - Donald Knuth我的丈母娘是个手脚麻利,并且特别勤劳的人。印象里,她总是在家里收收捡捡,洗洗擦擦。在她帮忙带孩子的那几年里,家里总是干干净净的,做饭、洗衣、打扫,什么都不需要我们插手。有她在家里,我和太太可以安心工作、带孩子、或是干自己的事情。如果把一个家庭当作一个项目,我丈母娘的角色其实非常重要,因为她的工作,提高了家庭生活这个项目的下限。换句话说,哪怕子女工作不顺利,哪怕儿孙感冒生病,哪怕遭遇任何动荡,至少我们知道这个家有人在打理,我们总可以回到这个家,吃上热腾腾的饭菜。
想和你说起这个例子,因为最近读到数学家 Donald Knuth 的一些工作习惯,其中有一段,他讲到了自己提升项目下限的办法:
Read more
via 可乐周报 (author: happy xiao)
这句英语谚语 "Appetite comes with eating",直译是"食欲是在吃的时候才产生的",意思是:
> 一旦开始做某件事,就会越来越有兴趣或动力继续做下去。
via happy xiao
> 一旦开始做某件事,就会越来越有兴趣或动力继续做下去。
via happy xiao
People and Blogs 是一份推荐个人博客的周刊。每周发送一次的邮件里,博客作者通过回答一系列固定的问题,推荐自己的博客。我读过至今为止的所有98期邮件,也就是说,我已经试着去了解98个博客,但最后让我决定订阅的博客,可能只有一两个,并且,哪怕就是这一两个博客,我也记不清他们的名字,以及他们说过什么。
我知道,绝大部分人写博客的目的,并不是为了浏览量,至少口头上不会承认。可万一,这些写了数年,甚至数十年的博客作者中,有一些人一直渴望能有更多读者,但却始终藉藉无名呢?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?
犀利
Derek Sivers 有一篇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,在文章里,他举了一个例子:
Read more
via 可乐周报 (author: happy xiao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