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写🥤可乐周报 👉 kele.me
via happy xiao
他的回答在我看来很自然,没有经过排练:"年长的人坐下来问'这是什么?',但那个男孩问的是'我能用它做什么?'"
via happy xiao
最近不太听播客,特别是那些讨论名人,或者采访名人的播客。原因有许多,比如,名人的成功,可能只是足够幸运。比如,名人早已习惯用故事伪装自己。比如,听太多流行的东西,会让我失去独立性。
不过,当我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人,不论是多么不知名的艺术家或创业者,我都会尽可能地在互联网上搜寻他们的访谈,我想了解他们的故事,他们的习惯,他们的思维方式。当我找到这样的访谈,往往可以发现,这些人的经历更加真实,更能引起共鸣,他们的思维方式也许更值得我们去借鉴模仿。
最近重拾了耳机发烧的兴趣,入手了许多耳机和放大器,其中不乏20年前买不起,现在可以平价入手的名器。比如上周从咸鱼买了一个 RSA 的捕食者(The Predator)放大器。到手之后,把玩一番,不禁赞叹这个18年前发售的小东西,精美的好像艺术品一般。进而,出于对它的作者,Ray Samuels 先生的好奇,我在 YouTube 上搜索他的名字,找到了一则三年前他接受的采访。
从短短半小时的对话中,我了解了 Ray 早年喜欢音乐,而后进入美军参与飞机相关的电器设计工作,这两项叠加起来,促成了他创立 RSA 这个耳机放大器品牌,并最终在这个小小的圈子里,建立了一番事业。结尾前的五分钟,Ray 总结了自己的成功经验,其中有一段,他提到了自己创业时对工作的投入程度:
Read more
via 可乐周报 (author: happy xiao)
谈到为什么要写作时,我们常说,写作可以帮助思考。除此之外,写作还有一种好处,往往被我们忽略。
昨天在洗澡时,有一句每一句地在听一期播客。播客嘉宾是一位博客作者,主持人在8分多钟聊到写作与思考的关系时,引用了嘉宾的一个观点:
你在另一处继续说道,好的思考就是要突破你当前的理解,触及思想背后的思想。这往往需要打破旧的观念。当这些观念像在纸上那样僵化时,这样做会更容易。正在搓背的我,被这句“好的思考就是要突破当前理解”所打动,但不太理解后面这句,什么是“在纸上僵化观念”?
早上,我翻出了嘉宾关于这个想法的文章,读到一半,文章引用的一段小故事让我豁然开朗:
Read more
via 可乐周报 (author: happy xiao)
via happy xiao
刚刚发现,我的解码(symphony desktop)这么多年一直接的显示器(studio display),而不是直接插到 Mac mini,难怪我显示器上的usb口连上别的东西就有爆破音😓,赶紧拔下来,直接插Mac mini。
via happy xiao
via happy xiao